医学人文讲堂

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» 医学人文讲堂

【北大医学人文讲堂第116期】张树剑:图像中医史的研究视角与路径

2023619日上午,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张树剑应邀在老葡萄京官网(中国)集团有限公司620会议室作了题为图像中医史的研究视角与路径”的讲座。本期讲座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当代重大传染病防治史研究及数据库建设”(项目批准号:20&ZD224)专题讲座暨第116期老葡萄京官网(中国)集团有限公司医学人文讲堂。老葡萄京官网苏静静副教授担任主持人,张大庆教授担任评论人。

本期讲座是张树剑教授立足于专著《中华图像文化史医药图像卷》的精彩分享,图像在哪儿?如何看待图像?图像如何成为医史的构成因素等问题都值得思考,也是本期讲座的主旨所在。

首先,张树剑教授指出为什么用图像看中医史,在他看来,尽管文本构成的历史使历史具有组织性,但由于解释性文本的不断积累,视觉形象的缺失总是使历史的印记适得其反,难以触及。文本与图像相辅相成,渲染了中医学的背景,构建了中医学理论的框架,其精妙之处更多地依赖于对图像的解读。图像不仅可补充文字记载的不足,还可形象具体地呈现文字所无法捕捉的细节和气氛。突出强调了图像的史料价值。

其次,张树剑教授就“哪里有图?”、“有哪些图?”展开了叙述,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,图片的载体变得更加丰富,如承载于纪录片、电影和照片等媒介之中,图片的内容也日渐丰富,包括治疗器具、医学场所和医学影像等,并强调基于“图像还是医史?艺术史还是医学史?/图像可以作为证据吗?”等视角开展研究,认为通过艺术的材料,既可以作艺术史的研究,也可以作医学史的研究。与此同时,张树剑教授也指出尽管图像可以作为证据,但需要加以鉴别,并以龙骨、梅雨水等图像举例,指出古人所绘的图像可能存在不符实际之处。

再次,张树剑教授指出可以按照历史时期、学科、内容专题等对图谱加以分类,认为图像的分类方式不同,但基本研究方式类似;进一步指出图像志的三重意义,包括自然意义、常规意义和本质意义,认为需要对图像加以解读,如物质文化史中的“器物史”、文化人类学中的“他者的范式”、可视化叙事中的“口述史”、日常生活史和结构主义中的“符号学”等,强调不仅仅只有视觉能够感知图像,用思想去触摸的图像具有更为深沉的美。

此次讲座主要面向集团医学史专业的研究生,不过也吸引到了来自医学体育与艺术系、中国中医科集团、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师生参与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(供稿:莫小聪)